LNT新闻
声音|初次参加就爱上的无痕公益
发布时间:2017/3/8 | 作者:山大环保协会 | 编辑:LNT

3月4日,山大环保协会的志愿者们参加了无痕第206回公益活动,感触颇多,无痕君收到了不同的“声音”。

 

 

01

    Leave No Trace,人过无痕。

 

    很荣幸可以参加无痕中国在济南黑虎泉的志愿者活动。说来惭愧,作为一个环境学院的学生,这似乎是我第一次参加环保主题的户外志愿者活动。

 

    不过,第一次参加却也爱上了这个活动,这个组织。喜欢它不单单因为“除痕”,还有的便是因为这个活动,我感受到了曾经忽略的黑虎泉的“内在美”,来自于黑虎泉的各种各样的历史还有传说,是老济南的韵味呐。随着讲师沿着黑虎泉慢慢走,细细品,清扫脚下土地的同时,发现来自于大自然最质朴的美丽,偶遇台阶上吹口琴的奶奶,感受春天的黑虎泉。如此的景致,少不了的还有随处可见的烟头。我想,无痕中国应该不只是想让志愿者们清扫垃圾、保护环境,更多的是想让我们去感染游客们,让无痕深入人心吧。

 

 

 

 

02

    这次无痕中国的活动吸引了方方面面的参与者,除了山大清泉环保协会的会员之外,还有来自小学、社区、公司组织以及技工学校的志愿者们,活动旨在宣扬无痕旅行,同时清理景区垃圾,进行知识科普。

 

    活动主要的参与者是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因此对下一代环保意识的培养是活动的一大主题。活动全长两个多小时,地点设在济南受保护的泉水景区之一,此次活动形式丰富,组织者对各大名泉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时要求我们对泉水问卷进行解答,在场的小学生参与热情很高。

 

    可以感受到,济南市政已经对景区卫生做了很好的保护,泉水清澈,景色宜人,基本上看不到不文明现象,垃圾极少,因此旅行起来是十分惬意的,我建议此类活动到一些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风景区,可能会有更好更直观的宣传效果。

 

 

 

 

03

    3月4号,我跟我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无痕中国的黑虎泉之旅,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热心的志愿者。

 

    我们沿着济南的护城河行走,边走边清理两边的垃圾,虽然垃圾并不多.在这段短短的旅途中,我们观赏了沿路的景点,了解了景点背后的故事,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无痕中国的理念是在旅行中不要留下痕迹不要影响他人。我们也深深被这种理念所影响。

 

    通过这次活动,我增长了许多见识,了解到了济南这座城市作为泉城背后的故事。我们不仅进行了旅行,还在旅行中为保护环境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也提升了我们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04

    上周末跟随学姐学长加入无痕组织去到黑虎泉边捡拾垃圾,我感慨颇多。

 

    首先我想说,我们现在的环境太差了:垃圾到处都是,人们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在我们周围,空气不清新了,水变的不清澈了,沙尘暴越来越多了。

 

    有一天,走在大街上看见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一个个戴着口罩,包着脑蛋行色匆匆,从他们的眼光中看出了对环境的无奈。他们为什么都是这样的打扮呢?因为这都是可怕的沙尘暴使人们生活在层层包裹之中。沙尘暴来袭是令人可怕的,大风夹杂着尘土和沙砾肆无忌惮的刮风向人们生存的土地,哪怕是小小的缝隙也不放过,沙尘刮向农田尘土附着在刚出生的小苗上可以导致农作物不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农作物因营养不良使产量下降,沙尘也是一些疾病的“传播者”尘土吸入人们的口腔中会造成许多呼吸道疾病。

 

    济南的雾霾我们就不必说了,但是我发现连护城河也不再清澈了,所以,我要呼吁各位热爱环境的人们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加入更多的环保公益活动,为我们的明天增加一墨绿色。

 

 

文:山大环保协会志愿者

图:无痕志愿者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LNT进校园|3·10文东小学尽情玩
 下一篇:声音|济南技师学院参加无痕行动
 
 
 
LNT最新活动
LNT无痕露营嘉年华
上海LNT无痕露营嘉年华10月22-23
一起趣野无痕露营季
济南市文旅局举办“一起趣野
黑虎泉无痕...
欢迎参加黑虎泉无痕环境公益课堂
小小河长黄...
欢迎参加小小河长黄河无痕生态课
 
新闻推荐
澎湃问吧开...
近日暑期旅游大热,新疆最美独库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朱喆2022-07-2810:0
中国旅游报...
6月17日,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发
中国环境:...
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山东省济南
 
“无痕”“LNT”“Leave No Trace”是 无痕环境 的注册商标 © 2012-2020 Chinalnt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友情链接无痕中国 无痕赏鸟 美国LNT 中国好公益平台 南都基金会 深圳社基会 阿拉善SEE 腾讯基金会 鲁ICP备20210411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