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麦介绍,无痕生态赏鸟项目满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需求,正在积极推进结合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业态,本次论坛将进一步助推项目落地。
.jpg)
本届论坛以“自然教育推动共同富裕的生态社区”为主题,围绕“为什么自然教育可以推动共同富裕的生态社区”、“自然教育怎样通过乡村振兴、社会企业、学前教育社区化(生态文明幼儿园建设)、生态美育、生态阅读推广等路径推动共同富裕的生态社区”等论题,讨论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初级形态的自然教育如何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在全社会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启智慧、探索方向、培养人才、孵化项目,普及生态生活方式及生态生产方式。

开幕式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论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初级形态的自然教育》、中央党校经济学院副主任张孝德《生态自然教育与乡村振兴》、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委员会主任吴道源《生态产业价值转化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委员会何秀英《自然教育推动生态社区》、大自然保护协会张海江《黄湖镇青山村小水源地保护“受益者付费”机制》等报告展示了自然教育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的广阔前景。

本次论坛分主论坛和分论坛进行,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集中讨论和宣传。本次活动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北京印心自然教育中心发起,现场共同启动 了“学前教育社区化”项目、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项目、和 “生态厨房”项目及“自然教育指导师—食物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举行了生态社区先行先试单位、第一批生态文明幼儿园实验园授牌仪式,举办了圆桌论坛《自然教育共建生态社区的实践》。

论坛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BIA)副主任杨朵英、全国妇联心系好儿童专家陈梅芳、社企星球创始人刘玄奇、中科院植物所植物科学绘画师孙英宝、青年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网络创始人吴超、陕西留坝县副县长尹鹏先、德清南太湖乡村振兴研究院秘书长章雷等对自然教育、乡村振兴和生态社区建设做了主题分享。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胡玲玲主持举办了黄湖专场研讨会,探讨黄湖镇如何做好共同富裕的生态文明社区先行先试。



2015年,黄湖镇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万向信托等社会力量合作成立全国首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通过法律关系整合多方资源,将政府、农户、金融机构、公益组织与企业、项目建设运营主体等资源进一步整合,通过信托合同的方式约定利益分配,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受益者付费机制。农户通过财产权信托的方式从“善水基金”获得较林地毛竹经营收入高20%的生态补偿金。
生态改善的同时,黄湖镇依托社会组织平台,引进以自然研学、美学教育、户外运动等文旅业态,相关产业收益的10%返还至“善水基金”用于生态保护事业,从而推动实现“善水基金”可持续运转。目前,黄湖镇“受益者付费”模式已扩展至青山溪、黄湖大溪等流域,并在淳安县安阳乡流域推广。
2020年,黄湖镇成为余杭区打造“未来乡村实验区”试点地,通过构建集环保、公益、商业、金融为一体的“生态+”发展协作平台,以小于100万的公益投资撬动近3亿元的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经济发展,构建绿水青山萌发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带动强村富民、强村富民反哺绿水青山的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2021年,第十一届“浙江生态日”活动在青山村举办,黄湖青山案例纳入国家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并代表浙江作典型发言。
2021年,第十一届“浙江生态日”活动在青山村举办,黄湖青山案例纳入国家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并代表浙江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