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糊弄。
做法极其粗糙,压根对食材没啥精细操作的。
第一,河南菜的核心就是快。
我在河南待的时候发现,那里普通菜肴没有什么稍微精细加工的操作,就是大杂烩放一起开炖,汤汤水水的,在加点面就是河南菜了。
包括那个黄河鲤鱼,找一口大锅,放几条大鲤鱼,一顿疯狂的炖,炖的肉刺分离,有人就能像广东早茶一样嗦鲤鱼一早上 。
河南普通馆子很不注重卫生,油腻的护袖一带就给我们做饭了,我一个糙汉子都受不了。这个是我最受不了的一点,好在最后找了个湖北阿姨,解决了长期吃饭问题。
第二,河南人做饭极其快.
洗菜快,因为很多都是淀粉植物,基本不需要择菜,随便一洗,哐哐哐切成菱形,就开始做了,反正都会炖熟,所以很多菜馆师傅不求刀功。我说句暴论,当地刀功最好的,可能就是牛肉面馆里刀削面的师傅了。
极其喜欢根茎类植物,就是土豆,萝卜,红薯,山药,翻来覆去就是这些,问题是面食里面也加,烩面,烩菜里莫名其妙加几个淀粉植物加加淀粉。本来汤里就加了淀粉增稠,外加一点粉条,最后还要给你送点山药,红薯。全面补碳。
我们西北人也爱土豆,但是没那么糙啊。土豆丝+粉条馅的包子,直接把我放倒,还有粉条+肉粉的煎包,我直接改成早上吃烧饼了。
我去河南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王守义,到了河南,天天吃他的十三香。吃那个炒槐花,我三番五次说,师傅,你简单炒好就端出来,不要加十三香或五香粉。师傅嘿嘿一笑,出锅前对着我们喊,让你们外地的尝尝五香粉,可香可中嘞。就给你加上了……我再吐槽,那个粉条包子,粉条包子也不是吃不了,就是有时候很多餐馆随机添加五香粉……五香粉+粉条,卧槽
普通人极其喜欢吃挂面,我就****了,过节日发了10扎不同口味的挂面。同事家里也吃,说吃了好多年……我就把发的挂面送给同事了。
做个补充。
我没说郑州没好吃的,也没说河南没有美食,郑州很繁华,我说的是河南本地菜,有人说我光吃小馆子,那么问题来了,豫菜代表那几个,什么鲤鱼焙面,烧海参,吊汤,丸子(我记不清了),也不高大上啊。有什么隐藏豫菜吗?
后面跟当地同事聊天才知道,河南普通父母辈年轻时期生活太辛苦了。
父母辈就不怎么会做饭,河南本地很多老人都不怎么会做饭才是问题的根源,同事从小基本就吃煮挂面+菜叶子的汤饭苟到大学
比如小时候上学中午回家,父母在地里干活或者打工,立马帮家里做饭,做饭就是添水,切任何能见到的菜,开炖,加挂面或者直接取几个馍馍,饭烧好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吃,然后再带着馍馍就去找爸妈,一顿饭从头开始到吃完必须半小时内搞定。等上高中,当时他们学生为了省时间和省钱,就是提着暖壶,直接开水就馍馍+咸菜或者酱菜,吃很久。
他们味觉从小在那样的环境下也破坏了很多,我觉得上来的饭菜很烫,他们觉得没啥,热腾腾的面,3分钟就吸溜完,我还在那吹气呢,这边饭吃完了。
喝胡辣汤也是,冬天的胡辣汤是一直加热的,刚出锅真的有80多度,他们直接嘘溜嘘溜就喝完了,我喝第二口的时候他们已经战斗完,等我呢。
作为河南人说两句,河南人吃饭,都是糊弄,就四个字,吃饱就行!
河南没有菜系,都是“救灾”菜!另外,河南堪称野菜天堂!各种野菜,统统可以上桌!
确实。我自己就是河南人。
我妈做饭还好一些。会变着花样问一些大厨怎么做好吃。我媳妇和我丈母娘做饭是真的不讲究,我说你这样做会不好吃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她们就表示一辈子都这样凑合做了,也知道你说的更复杂的方法或者讲究食材的配合更好吃。
但是就是不听。就是不讲究。
问就是一句话,做你就吃,能填饱肚子就行。
吃肉这不讲究部位,甚至就哪里的肉多吃哪里,鸡胸肉比鸡翅肉多就爱吃鸡胸肉
哪个菜系是从农民的饮食里发展起来的呢?所以我认为评论区用河南地区农民(及农民出身)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代表河南人有失偏颇。
其次,以胡辣汤为例,胡椒唐朝时传入中国,非常珍贵。
胡辣汤可能形成于宋朝宫廷,宋朝时,河南是发达地区,所以河南人有了喝胡辣汤的传统,所以豫菜不是苦难的象征
不是地域的问题,是年龄的问题。
我85,许昌的,我上小学,家里才放开吃白面(小麦磨出来面粉),冬天萝卜白菜,咸菜,夏天菜园里自己种的豆角。
能吃饱饭就行了。都不在意营养搭配,色香味。敢挑食?饿你三天,屎都是香的
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再穷能比云贵川山区穷?人家就吃得好得多。还是文化上的原因,山河四省都类似,老百姓压力太大了,面子的压力、子女的压力。
我湖南人,我老婆河北人,我们两家就有显著差别。我91年的,从小家里吃饭至少3个菜,不是说菜多好,而是感觉盘子少了不像话,就不像是吃饭,基本上顿顿是有肉的,我家是普通农村家庭,我老婆家直到现在,我作为女婿在家的时候还好点,他们自己吃的时候,经常一个菜的时候都有。
我们这虽然也攀比建房子,但没钱建就搞差点,子女彩礼什么的,有就支持一点,没钱就不支持,绝不会像河北父母一样借钱给子女凑彩礼买房。
总的来说,我们这边吃是第一位的,民以食为天,吃不好人生也没啥意思了,而据我观察北方不少地区的人,吃是很不重要的,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排在吃前面
山河四省的穷困和云贵川还是有区别的,山河四省的穷是人太多,自然资源禀赋也差。
云贵川主要是交通不便。看看清末照片,那时候山河四省光秃秃的,连个野货估计都难得。
云贵川再难,吃个竹鼠,山笋,菌菇,蛇羹,还是不难的。云贵川的美食取材比山河四省丰富太多了!
你湖南别说跟河北比,就是跟湖北比,我觉得长沙本土的美食中,肉食比例都比武汉本土的要多。
长沙周边的山林山货还是很多的,水产也有。跟文化,跟人都没关系,就是跟环境有关。比如属于山河四省的胶东,饮食就是比鲁南要精致不少。
你理解的山是那种是大山,拐进去出不来那种。实际上大多数是丘陵地带,不是高山,高山地广人稀,不容易养活人,因为水资源和作物有限,否则以国人的繁衍速度,怎么会人少呢,现在土地大面积抛荒,还能看到点山货,我小时候野外几乎没有一颗树,连成片的野草都没有,因为肯定会被人割走。反而是北方别看人多,因为可耕种面积大,人均耕地是更多的。
比如我们一家四口人总共只有一亩六分田,而我老婆家有七亩多地,而且我们家的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我老婆家在平原,地是连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