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人说两句,河南人吃饭,都是糊弄,就四个字,吃饱就行!
河南没有菜系,都是“救灾”菜!另外,河南堪称野菜天堂!各种野菜,统统可以上桌!
确实。我自己就是河南人。
我妈做饭还好一些。会变着花样问一些大厨怎么做好吃。我媳妇和我丈母娘做饭是真的不讲究,我说你这样做会不好吃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她们就表示一辈子都这样凑合做了,也知道你说的更复杂的方法或者讲究食材的配合更好吃。
但是就是不听。就是不讲究。
问就是一句话,做你就吃,能填饱肚子就行。
吃肉这不讲究部位,甚至就哪里的肉多吃哪里,鸡胸肉比鸡翅肉多就爱吃鸡胸肉
哪个菜系是从农民的饮食里发展起来的呢?所以我认为评论区用河南地区农民(及农民出身)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代表河南人有失偏颇。
其次,以胡辣汤为例,胡椒唐朝时传入中国,非常珍贵。
胡辣汤可能形成于宋朝宫廷,宋朝时,河南是发达地区,所以河南人有了喝胡辣汤的传统,所以豫菜不是苦难的象征
不是地域的问题,是年龄的问题。
我85,许昌的,我上小学,家里才放开吃白面(小麦磨出来面粉),冬天萝卜白菜,咸菜,夏天菜园里自己种的豆角。
能吃饱饭就行了。都不在意营养搭配,色香味。敢挑食?饿你三天,屎都是香的
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再穷能比云贵川山区穷?人家就吃得好得多。还是文化上的原因,山河四省都类似,老百姓压力太大了,面子的压力、子女的压力。
我湖南人,我老婆河北人,我们两家就有显著差别。我91年的,从小家里吃饭至少3个菜,不是说菜多好,而是感觉盘子少了不像话,就不像是吃饭,基本上顿顿是有肉的,我家是普通农村家庭,我老婆家直到现在,我作为女婿在家的时候还好点,他们自己吃的时候,经常一个菜的时候都有。
我们这虽然也攀比建房子,但没钱建就搞差点,子女彩礼什么的,有就支持一点,没钱就不支持,绝不会像河北父母一样借钱给子女凑彩礼买房。
总的来说,我们这边吃是第一位的,民以食为天,吃不好人生也没啥意思了,而据我观察北方不少地区的人,吃是很不重要的,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排在吃前面
山河四省的穷困和云贵川还是有区别的,山河四省的穷是人太多,自然资源禀赋也差。
云贵川主要是交通不便。看看清末照片,那时候山河四省光秃秃的,连个野货估计都难得。
云贵川再难,吃个竹鼠,山笋,菌菇,蛇羹,还是不难的。云贵川的美食取材比山河四省丰富太多了!
你湖南别说跟河北比,就是跟湖北比,我觉得长沙本土的美食中,肉食比例都比武汉本土的要多。
长沙周边的山林山货还是很多的,水产也有。跟文化,跟人都没关系,就是跟环境有关。比如属于山河四省的胶东,饮食就是比鲁南要精致不少。
你理解的山是那种是大山,拐进去出不来那种。实际上大多数是丘陵地带,不是高山,高山地广人稀,不容易养活人,因为水资源和作物有限,否则以国人的繁衍速度,怎么会人少呢,现在土地大面积抛荒,还能看到点山货,我小时候野外几乎没有一颗树,连成片的野草都没有,因为肯定会被人割走。反而是北方别看人多,因为可耕种面积大,人均耕地是更多的。
比如我们一家四口人总共只有一亩六分田,而我老婆家有七亩多地,而且我们家的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我老婆家在平原,地是连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