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佛教已经差不多被这群徒子徒孙玩死了啊!
不得不说,我以前不太喜欢《法灭尽经》,但结合我十多年学佛生涯,我还是对它改观了——我觉得《法灭尽经》有点太保守了……
我接下来从僧、寺、信众和教育四个方向讲,每个方向分小一节吧,最近几天有点忙,不一定一次性写完。
先来谈谈僧:
不过谈僧必须先谈居士的臭毛病——捂嘴。不让说,不让批评,说谤法,要下地狱。我寻思,反正以这些人的文化水平,这辈子也不可能理解什么叫自净化机制了。更何况咒人下地狱现在连稍微上点档次的一神教徒都不会做,你们玩的这么溜,这帮人真是扛着佛号反佛的先锋啊~
僧的问题,以前的不论,那都是历史了。就谈近几代人,83年严打,知不知道多少人,在社会上混不下去,剃发,腰上缠满绷带,腮帮里塞俩纸团,一路躲着搜捕就混进寺庙里?
猜猜这批人,在社会上就是一方“大哥”,呼风唤雨,他们进了寺庙,是带去什么习性?不知道吧?
严打那批人咱们不聊了,离得也很远了。再来谈谈南方某省,某个地方,对,就百度黑心医院那地方。
这地方对商业比较敏感,医疗、服装毕竟是要有本钱、有文化才能干的。没文化的怎么办?先挑选下手目标,目标最好是那种大寺,盈利好的,然后派村里一个人先去卧底,好好表现,力争拥有一定话语权。等到拥有了话语权,就开始把村里人一个接一个的招进来做和尚,最终实现整个村“控制”这座寺庙。这叫“抢庙”,都是一种成体系的东西了。
这还是“夺”,还没算上“建”,怎么建?找老板建!
接下来是寺的部分:
由大老板当“投资人”,老板算“股东”,僧和民间老板谈好利益分配。几个小目标砸下去,庙盖起来就算个营运场所,你们看见的全是“上班的”,白天给你看见和尚的形象,就和铁路、空乘的都穿工作装一样,那是人家的工作(笑)
庙和庙之间势同水火,寺和寺之间形如仇敌!你壮大了,就会分走我的香客,我壮大了,就要兼并你成为我的下院,分寺,僧人之间为了自己待的寺庙彼此斗争。人家一神教是全国起码有个通气手段,这可倒好,相隔几十公里都能像仇人一样对待彼此——这也叫丛林,这也叫道场?你认可这种文化,那我问你,你是什么成色你会认可这种文化?
寺庙里基本没有监管,是,会设“监院”,但好笑的是——监院的地位要低于主持。相当于公司里的监事由CEO直接管理,监督我?你真敢监督啊?!

(谢谢师兄配图,加上了)
出资的大佬可以在寺庙里随地抽烟吐痰,拿东西、放东西,无法无天,甚至在客房里打牌——谁让人家出了好几个亿“善款”呢?你敢说一个不字吗?
规矩都是给穷人设的,寺庙里也一样,你穷屌丝半夜敲门是打扰大师休息,你富二代半夜敲门是虚心向佛勤奋好学......
这就是寺庙文化——我还没谈正经商业化那种,那种算旅游业,没啥好说的。
说完了僧人、寺庙,你以为居士就是什么好东西了?
居士是这几方里最坏的!
谈居士文化:
居士的第一个文化特征就是——捂嘴。
这也不能说,谤佛;那也不能讲,谤法;僧人哪怕都被JC叔叔抓走了,也不能说,谤僧。哦对,意思就是不管这些人干了什么,他们一定是对的,你要无条件维护他们,无条件相信他们。
你们TM犯法了你知不知道?这都违反法律了!精神控制违法~
第二个文化特征——拉帮结派、团体斗争。
10个居士能拉15个群——女居士还要翻倍!你以为这是夸张吗?我都怕我说的保守了~
互相猜忌,在客堂、寮房里斗争,谁跟师父走的关系近了就嫉妒,谁工作轻松了,下一个撵走谁......
就这帮居士们,看佛经的时间未必赶得上心里算计人花的时间的1/10。如果你去圣地,如五台山、九华山等地方,你会发现居士按各种派别拉帮结派的都有:
- 由按地区老乡结派的
- 按社会上资产拉帮的
- 按师父关系远近排挤的
- 几伙人一起撵走新来的
- ......
说实话,来拜释迦摩尼,找僧众干什么?我看去拜关二爷,找铜锣湾陈浩南很适合嘛~
第三个文化特征——功德资本主义
十分有特色的功德资本主义思想,什么事儿都要看看功德,算计一下功德多少。
今天骂人,减5功德,明天帮寺庙做事,加10功德,嘿!这个月功德还是赚的!
10个人搬砖,谁多搬一块砖,那都是“抢功德”,要批斗、要打倒!确保“功德分配均衡”。
什么东西!?
把社会上那套思路带进佛教里面去,什么事儿都按个功德多少来理解。是,看起来是视金钱如粪土了——金钱哪有功德硬通货呀?
第四个文化特征——导游转居士林首席
某某居士发善心,出车拉大家去朝山。你以为这是大善人?错啦~
人家早就和寺庙签协议了,可能10年前这个“大居士”正开旅游大巴呢,失业了不知道怎么转型。
怎么办?当“居士林组织人”呗,我发善心,拉你们去朝山、拜寺。背地里早就和寺庙达成了协议,每拉来多少信众分红多少,这套路、这规矩你懂吗?
居士就先讲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