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2019年秋天开始,为该项目寻找国内优秀的生物多样性教育个人和机构,开发在地化教育工具和方法,面向公众开展多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活动。通过对地方代表性、既往专业积累和研发能力、环境教育实务经验等维度的多方考核,最终在25个省份、一百余份合作申请中选定了这二十家合作伙伴。
.jpg)
图|“发现身边的自然——WWF生物多样性教育项目”启动仪式 ?WWF & OPF
据介绍,“发现身边的自然”活动由中国林学会、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管理监督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作为指导合作单位,目的是一起从家乡开始,探索和发现身边自然的妙趣精彩,理解人与自然相生相息的关系,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愿,推动塑就一代绿色公民。
.jpg)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环境教育项目总监雍怡介绍,全国的二十家项目合作机构将以 WWF生物多样性教育标准教学工具模板,包括甲虫、蝴蝶、蜻蜓、鸣虫、春花、水生植物、秋叶、落叶树种冬态、水鸟、林鸟、两爬、淡水鱼共十二个主题,开发所在城市/地区/自然保护地的地方版生物多样性教育工具,运用上述工具组织开展面向公众的生物多样性公益性教学活动。
.jpg)
图|WWF主题生物多样性教学工具模板 ?WWF & OPF
在这次“发现身边的自然”活动中,合作伙伴综合运用传播、宣讲等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活动,还可以通过WWF平台,分享给更多的公众。有机会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与WWF一起,向世界分享有温度的中国案例和中国智慧。